我們渴望從邪惡的時代得拯救。怎樣才可以?是靠人為努力追求爭取公義嗎?靠禱告嗎?甚至不是主要靠禱告!「基督已經按照我們父神的旨意,為我們的罪捨己,為要救我們脫離這邪惡的現世時代。」(加1:4環)是靠基督釘了十字架,靠祂的捨己救贖!
我們渴望從邪惡的時代得拯救。怎樣才可以?是靠人為努力追求爭取公義嗎?靠禱告嗎?甚至不是主要靠禱告!「基督已經按照我們父神的旨意,為我們的罪捨己,為要救我們脫離這邪惡的現世時代。」(加1:4環)是靠基督釘了十字架,靠祂的捨己救贖!
以色列的刺棗樹 |
以色列士師基甸有大約七十個兒子[1],野心最大的是亞比米勒,他說服母親的親戚立他為王。他用偶像廟裡的銀子僱用無賴流氓,殺死兄弟七十人。只有最小的弟弟約坦逃脫(士9:1-6)。約坦用說話的力量對抗,向亞比米勒的支持者說了一番話,以比喻開始。比喻裡眾樹逐一邀請橄欖樹、無花果樹、葡萄樹作王,它們都不肯。最後邀請「荊棘」,「荊棘」說:「如果你們真心膏立我為王統治你們,就來投靠在我的蔭下吧!否則,讓火從荊棘裡出來,吞滅黎巴嫩的雪松。」(環)
譯作「荊棘」的,很可能不是有刺矮小灌木,而是一種有刺的高大樹木:刺棗樹。理由是:一、這種樹叫其他樹投靠它的蔭下。灌木荊棘很矮,沒有樹蔭,刺棗樹則有。二、刺棗樹的果實可以吃,但是不及其他三種樹的果實那麼有用或好吃。三、刺棗樹枝很容易燒著,蔓延成大火。四、刺棗樹對其他果樹有害,因為根系很寬很強,擊敗其他果樹的根。這些特性都很適宜用來比喻霸道強橫的亞比米勒[2]。
有一陣子我情緒很低落。經常聽的那些信息變得太熟悉,不再覺得有幫助。那些信息包括:在苦難中,神與你同在;要繼續祈禱求神解決你的問題;多默想親近神;不要只看你沒有甚麼,要看你有甚麼,數算已經得到的恩典;去娛樂,多抒發情緒,找朋友聊天。這些都很正確,很有益,然而當時我要麼沒有動力做這些事,要麼就算做了,悲苦淒涼的感覺仍然揮之不去。
後來,神用多個途徑提醒我要認定和憑藉一個事實:基督已經在我的生命裡!「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而是基督活在我裡面」(加2:20新)。基督會因為我現在面對的那些缺欠而無休無止地不開心嗎?不會!既然現在活著的是基督,不是我,我就已經不受這些缺欠折磨了!「我活著就是基督」(腓1:21和)。基督會被我現在想著的事情所困嗎?不會!那麼我就不被那些事情和想法困著了!我立即得到了釋放!
也許你想:「只有保羅那樣的屬靈偉人才有資格說『活著就是基督』;一般信徒想像基督和自己的生命扣得這麼緊,是不是太狂妄呢?」不是!以下這些話,明明白白寫在聖經裡,按照上下文是適用於所有信徒的:
主耶穌實在告訴我們一件事:「我實在告訴你們,凡不像小孩子一樣接受神的王國的,絕不能進去。」(可10:15環)過不多久,在同一章,祂又實在告訴我們另一件事:「我實在告訴你們,沒有誰為我的緣故,又為福音的緣故捨棄了房屋、兄弟、姐妹、母親、父親、兒女,或田地,而不在這現世時代得百倍,就是房屋、兄弟、姐妹、母親、兒女、田地──連同迫害,並且在將要來臨的時代得到永生的。」(可10:29-30環)要像小孩、要甘心為主受迫害,兩者都那麼實在!
一向覺得,亞伯拉罕那麼有信心,真是個很優秀的人!聖經形容他有信心的人生說:「因著信,亞伯拉罕在蒙召的時候,就聽命往他將要承受為業的地方去;他出去的時候,還不知道要往哪裡去。」(來11:8新)憑信心勇敢走出去,是多麼驕人的成就!「因著信,亞伯拉罕受考驗的時候,獻上了以撒;也就是說,這領受了應許的人,願意把自己獨一的兒子獻上。」(來11:17新漢)願意捨棄最愛,真是偉大啊!
有一天,我讀到羅馬書4:2,赫然發現:
如果亞伯拉罕是因行為稱義,他就有可誇之處;可是,在神面前,他並無可誇之處。(環)
下文接著說:「經上是怎麼說的呢?『亞伯拉罕信神,這就算為他的義。』」(羅4:3環)這段在談的,是亞伯拉罕「對神有信心、相信神」這個特質。這個特質在神面前並不可誇。
創15:1-6, 17:15-21, 18:9-15
亞伯蘭因信稱義,是在以下這個情景(創15:3-6環)。請細讀,看他信了甚麼。
耶和華的話臨到他說:「這人不是你的繼承人,你親生的才是你的繼承人。」耶和華領他到外面去,說:「你向天觀看,數點繁星,看你能不能數清有多少。」又對他說:「你的後裔將要這樣。」亞伯蘭信耶和華,耶和華就以此算為他的義。
「你親生的」──沒有說是年老不育的莎萊生的!這時候,亞伯蘭信自己會有親生兒子成就主的應許,但是可能想,也許日後莎萊死了,自己另娶,就可以有親生子。在這番對話裡,神沒有要求亞伯蘭信那更難信的事。之後就發生了莎萊建議他納妾的事,妾侍生了以實瑪利。
再之後,神把這件更難以置信的事告訴亞伯拉罕(創17:15-21環):「你的妻子莎萊……我必定從她賜給你一個兒子……」亞伯拉罕的反應不是立即相信,而是立即暗笑,心中反駁!「一百歲的男人還能得子嗎?莎拉已經九十歲了,還能生育嗎?」他回答神說:「但願以實瑪利能在祢面前活著!」
信就是對所盼望的事的把握。(新)
這節有兩個常見的解釋。第一個是:「信心就是所盼望之事的實體,是還看不見之事的明證。」(環)這很難明白。比如我盼望基督再來;那是將來一件具體的事,發生於世上,那才是那件事的實體;信心怎會是那件事的實體?第二個常見解釋是:「信心是對所盼望的事有把握,對不能看見的事能肯定。」(現修)這很合理,是講主觀感受。
原來還有第三個解釋。原文譯作「實體」或「把握」的詞,在古代文件也可以指「產權證書」,例如房契。我如果擁有房契就等於擁有房子,房契保證我擁有房子。因此,這句可以譯作「信心是我們所盼望之事的保證和未見之事的憑據。」(當聖)擁有信心就是擁有一個「保證」,保證會得到神將會給信徒的永恆產業[1]。
摩西吩咐他們說:「每七年的最後一年,在豁免年指定的日期——在住棚節,全以色列來到耶和華你的神揀選的地方朝見祂的時候,你要在全以色列面前,在他們耳中宣讀這律法。你要召集人民,包括男人、女人、小孩,以及你城裡的寄居者,讓他們可以聽見和學習,好叫他們敬畏耶和華你們的神,恪守遵行這律法的一切話……」申31:10-12(環)
七年一次,全體人民在住棚節一起聆聽和學習妥拉,藉此學習敬畏神。這個全民學妥拉的行動,大家帶著甚麼心情參加?神規定這要在「豁免年」舉行,就是「取消債務那一年」現修。「在每七年的末一年,你們要豁免債戶的債務。……因為上主親自宣布了債務的豁免。」(申15:1-2現修)主耶穌教我們求神「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太6:12和),把「免債」的意思延伸到指寬恕別人的得罪虧負。全民為主的緣故互相免了債,彼此饒恕了,無債一身輕,會非常快樂!信耶穌的人因為耶穌的犧牲贖罪而得到更大的無條件免除罪債,領受莫大的恩典;住棚節提醒我們要懷著這心情來聽律法!
你要在耶和華揀選的地方,向耶和華你的神守節七天,因為耶和華你的神會在你一切土產上和你手所做的一切事上賜福給你,你就可以盡情歡樂。(環)
不慶祝住棚節會很可惜,因為是「盡情歡樂」的節期!《呂振中譯本》作「你就要痛痛快快地歡樂」;猶太出版社英譯本作「你應該要沒有別的,只有歡樂」[1]。原文是「只有歡樂」或「真的歡樂」。語氣可以解作「可以」或「應該要」。
第一層意義:原來因為神在我的出產和工作上賜福給我,我就可以盡情歡樂,就應該要完全快樂!不必計較有沒有人喜歡我、我是不是健康、生活順利。在住棚節,我點算過去一年的事奉成果,歡喜感謝神的賜福。此外,經文說「賜福給你」,而不是「賜福你做的事」。神藉著這些事奉賜福了我!
然而,過節時看新聞仍然看見到處有戰爭、暴力、不義、瘟疫……這樣,過住棚節時我可以無視別人的痛苦,單單因為自己今年的收成就完全歡樂嗎?談不上「完全」!
你從碾禾場和榨池收藏了出產以後,就要守住棚節七天。你和你的兒女、男女奴僕,以及你城裡的利未人、寄居者和孤兒寡婦,都要在你這節期中歡樂。(環)
住棚節的一個意義是為全年的農作物收成感恩和慶祝,我們都知道。但是原來聖經要求有收成的人幫助沒有收成的人也能在這個節期歡樂七天!在上述經文裡,「你」擁有碾禾場和榨池。「碾禾」是「用牛拉著鑲了尖石的木板在硬地上繞圈走,把穀粒割離麥稈」(《環球聖經譯本》太3:12註),硬地就是碾禾場(見圖,攝於以色列)。榨池「通常指酒榨池,也可指油榨池」(《環球聖經譯本》民18:27註),放葡萄進去榨葡萄汁釀酒,放橄欖進去榨油。「你」在住棚節讓家人奴僕放假、感恩、吃喝慶祝。
上述經文裡的利未人、寄居者、孤兒寡婦都沒有耕地、葡萄園、橄欖園,到住棚節的時候沒有任何農產可以收藏。
因為我深信,無論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權者,是現在的事,是未來的事,是權勢,是高處,是深淵,還是別的任何受造之物,都不能使我們與神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的。(新漢)
句首的「我深信」領著兩節長句;句末是基督的愛。「我深信」和「基督的愛」一頭一尾,籠罩中間的一切,包括掌權者等等,前後包抄,完全勝利!「基督的愛」多麼有威力,而「我深信」又多麼重要!
中間的那些是甚麼東西?怎樣有可能影響我們對神的看法,以致不覺得神愛我們?
你們要在棚裡住七天,所有以色列本族人都要住在棚裡,好叫你們世世代代知道,我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地的時候,曾經使他們住在棚裡;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環)
今天是住棚節。住棚節快樂!
住棚節的「棚」用樹枝搭成:「律法上記載……要在七月的節期中,住在棚裡……把橄欖樹枝、油木樹枝、番石榴枝、棕樹枝和樹葉繁茂大樹的枝子帶回來,照著律法所寫的搭棚。』」(尼8:14-15新)然而以色列人在曠野住帳幕(ohel,例如見出33:8),不是棚子(sukkah);帳幕用布或動物皮搭成[1]。為甚麼神說祂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地的時候,曾經使他們住在棚裡?我聽過不同的解釋,以下是其中一個,很有意思。
在曠野裡,神曾經使以色列人住在祂的雲彩裡,雲彩籠罩、包圍、保護他們;這節所說的「棚子」,其實比喻這雲彩。主後第二世紀的猶太傳統已經出現這個解釋[2]。可能的根據是甚麼?先要說明一下:我們大家常說,住棚節暫住棚子,是為了經歷不安全,倚靠神。樹枝搭的棚,無法抵擋火燒、水沖、風吹,門窗沒法上鎖,不能防禦野獸、盜賊!對城巿人來說簡直等於露宿街頭,很危險!但是很弔詭,希伯來文「棚子」也有引申義指保護!原因是古代人用樹枝搭棚子的「目的是保護人和動物免受雨打日曬」。因此,sukkah的一個引申義是「神給子民的保護」[3]。「耶和華會在錫安山整個地方之上、在錫安的各個聚會之上,日間造雲和煙,夜間造煌煌烈焰;的確,在每個榮耀者之上會有蔭庇,有一個棚子,日間讓人遮蔭抵禦炎熱,也作避難所和藏身處,讓人躲避狂風暴雨。」(賽4:5-6環)以賽亞書4:5說日間煙雲、夜間烈焰,分明引用神在曠野引領保護以色列人的典故。
雲是水氣,怎能保護人?真是跟用「棚子」來比喻保護一樣弔詭。這保護的真諦不在於銅牆鐵壁、金錢勢力,而在於「雲柱」所代表的:神同在(申31:15)、領路(出13:21)、對子民說話(詩99:7)。這些就是神的保護!耶穌同在、領路、說話,是保護我們的棚子和雲彩(太17:4-5)!
[1] Semantic Dictionary of Biblical Hebrew, “אֹהֶל”.
[2] Targum Onkelos Leviticus 23:43; Sifra,
Emor 17:11; b.Sukkah 11b.
[3] Semantic Dictionary of Biblical Hebrew, “סֻכָּה”.
我絕不是已經得到了,已經完全了,而是竭力追求,使我可以得著,因為其實我已經被基督耶穌得著了。腓3:12(環)
這節原文的「追求」是現在式,表示正在進行,而中譯成「已經」的──「已經被基督耶穌得著了」──則是過去式。
「得著」──我還沒有做到,但是基督做到了。
我還沒有得著,但是基督已經得著了我。
我還沒有得到,但是基督已經得到了我。
基督得到我,抓緊了我,這個事實使我可以有所得,使我可以盼望邁向完全,使我現在進行的竭力追求不會徒然。感謝主!
現在我要做的,是竭力追求。
惡人的繩索捆住我,但我沒有忘記祢的律法。中標
惡人、壞人的繩索可能會越來越緊,捆住我們。
就算那樣,我們仍然有所倚恃,就是主的「律法」、妥拉、訓誨。「惡人的繩索捆住我,但我沒有忘記祢的律法。」(詩119:61)「原文תּוֹרָה(中文音譯『妥拉』)基本意思是『指示』、『指引』、『教導』,也可引申指『律法』。תּוֹרָה不單是規範法則,也是神讓人明白祂心意的指示。新約聖經和猶太文獻談及『律法』或『妥拉』時,往往包含這個詞此兩方面的意思。」(《環球聖經譯本》出埃及記12:49註釋)詩篇119:61的原文把「祢的律法」提前了,以作強調――「祢的律法我卻沒有忘記」呂。
跟捆綁禁錮、強迫壓制相反,主的律法給我們自由。神的律法是「使人自由的律法」!
你們要思念的,是天上的事,不是地上的事。新
你思念著甚麼?一去不返的美好日子?被瘟疫無情打斷的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春蠶到死絲(思)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都是地上的事啊!
神給的解藥,我肯不肯服?神給的吩咐,我肯不肯聽?
歌羅西書3:2裡譯作「思念」的詞,原文是φρονέω,意思包含「關切」,例如在腓立比書4:10:「你們對我再次萌發思念之情」(腓4:10新漢);包含「思想」,例如「想法像孩子」(林前13:11新漢);也很多時候指「專注於」,例如「照聖靈生活的人,心裡總是想著聖靈所喜愛的事。」(羅8:5簡)《環球聖經譯本》羅馬書8:5給這個詞的註說:「這個詞源於『心智』(情感和思想的中心),有『細心思考』、『注重』、『有某種想法』、『體會』、『關心』等意思……也包含一個人所關注的事、價值觀和態度。」
歌羅西書3:2的φρονεῖτε是現在式,吩咐人連續不斷這樣做,不是只做一次。要一直思念、思想、專注於天上的事。
原文把「天上的事」提前,成為句子焦點所在,《聖經新譯本》的翻譯很準確:「你們要思念的,是天上的事,不是地上的事。」意味著:我知道人總是心有所繫,而我告訴你們:要思念的,是天上的事,不是地上的事。
心之所繫,要改成天上的事,原因是甚麼?一、我們已經和基督一同復活了(3:1);二、基督在天上(3:1);三、我們已經死了,生命和基督一同藏在神裡面(3:3);四、基督就是我們的生命(3:4);五、基督顯現時,我們也會和祂一同在榮耀裡顯現(3:4)。
可能我們現在念念不忘的事,是攸關自己的生活(生命)或榮耀。其實,我們的生活、生命、榮耀,都在於基督,我們為自己的生活、生命、榮耀而不停思念、思考、殫精竭慮,又有何益?
代上29:14-18 循環
萬物都從祢而來,我們把從祢的手得來的獻給祢。和修
神賜東西給人,人把東西送還給神。彷彿只是把東西移來移去。出奇的是,這個環流製造出快樂!「我看見祢的子民也高高興興地帶著禮物來獻給祢。」(29:17現修)(原文詞序是「我看見・快樂地・甘願奉獻・給祢」,「快樂地」可以指前面的「看見」,也可以指後面的「甘願奉獻給祢」。)東西循環移動竟然產生快樂:「上帝愛歡心樂意的捐獻者。上帝能使各樣的恩惠充盈滿溢地流到你們身上來,使你們凡事常有十分的充足,能夠溢流出各樣慈善的事來。」(林後9:7下-8呂)
羅15:7 接納
因此,你們要彼此接納,就像基督已經接納你們一樣,使榮耀歸於神。環
我們是不是接納別人,影響到神的榮耀。這件事跟全能天父上帝的榮耀攸關!
具體地想一起,你有沒有不接納某些人?「那個種族的人,我不會租地方給他們住。」「來自那個國家的人,我不會跟他們來往。」「那個人的樣子/習慣/做法/政治取向我受不了,我絕不會好聲好氣跟她說話。」「那個人從前那樣得罪我,我永世不會原諒他,別妄想要我再跟他一起吃飯,連出席同一個教會活動我也絕對不會!」主啊,我們不接納一些人,損害祢的榮耀,求祢寬恕我們!
這裡「接納」的原文是προσλαμβάνομαι,這個詞在新約聖經裡有時候指「招待到家裡作客」,例如徒28:2環:「土著對我們非常友善。因為當時剛開始下雨,天氣又冷,他們就生了火來招待我們。」接納別人,就是讓他們進入我的個人空間。願意讓別人走近我。願意和她談話溝通,分享東西。
腓利門的奴隸阿尼西謀逃離他,後來保羅寫信勸腓利門:「你要是把我看作夥伴,就要接納他,像接納我一樣。」(門17環)也是這個希臘文動詞。主人腓利門有權,曾經被得罪、被虧欠,他會接納地位較低、犯過錯、背叛過他的阿尼西謀嗎?這個例子加深了我對「接納」的理解。
Προσλαμβάνομαι還可以意味著「to admit fully into fellowship」(NIDNTTE “λαμβάνω”)。英文fellowship,有些人譯作「相交」、「契通」、「交通」、「契交」,可能就是和氣、友善、願意交流、樂意一起相處和分享吧!聖經說的接納是「接受那人完全進入你願意和氣地交流、相處、分享的友誼群體」。至於教會裡有組織的團契,當然也是fellowship。我們是不是曾經有意無意地阻止、不鼓勵某些人加入自己的團契,用冷嘲熱諷、或明或暗的手段把某些人由團契踢走,或者排擠人使之不敢再參加團契?我們那樣刻意損害神的榮耀,求神寬恕我們!
約16:24 快樂
甚麼時候才可以完全快樂?
直到現在、你們還沒有奉我的名求甚麼;求,就必得著,使你們的喜樂得以完滿。16:24 呂
最後這句,《環球聖經譯本》的註腳也說「或譯『使你們的喜樂臻於完滿』」。
聖經原文其實沒有區分較屬靈的「喜樂」或較屬世的「快樂」。比如馬太福音13:44的比喻裡,那個人因為發現財物而高興,原文詞語是χαρά,跟約翰福音16:24這裡的「喜樂」是同一個詞:
天國好像藏在田裡的寶貝,有人發現了,就把它藏起來,高高興興地離去,變賣了他的一切,來買那田地。太13:44 新
所以,主耶穌承諾會給我們的喜樂也就是快樂,就是高興、開心、歡欣。我們真的可以完全快樂無憂嗎?
主耶穌這句話的「完滿」用了希臘語動詞完成式,那真是完滿之致。完美的快樂,多麼令人嚮往啊!怎樣才能得到?
這句話的主語是「你們」,是門徒集體,可見這不是關於一個人自己想要的幸福快樂。「你們的快樂將會變得完滿了。」要主耶穌的每個門徒都快樂的那天,這句話才會應驗,我們每個人才會完全歡喜快樂。
如果一個人因為某個重大的心願達到了而歡欣,但是她知道還有其他人不快樂,還在痛苦、災難、逼迫或罪惡的捆綁之中,她的快樂會完滿嗎?不會!
中國宋代古人范仲淹在《岳陽樓記》寫道:「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他理想中的仁人是等到天下人都快樂,才會快樂;天下人還沒有全都快樂的時候,這樣的仁人總還是在努力。基督所教導的理想,會低於范仲淹的理想嗎?不會!
約翰福音16:24說:「求,就必得著,使你們的喜樂得以完滿。」這是為普世教會祈求,為基督的王國禱告。基督再來、基督的王國完美實現之後,我們每一個人才會有完美的快樂。